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至

杜甫 杜甫〔唐代〕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浮灰 一作: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内的灰相应飞出则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让小儿斟满美酒,一饮而尽。

注释
小至:《全唐诗》于题下注:“至前一日,即《会要》小冬日。”
天时人事: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的事情。天时,指自然变化的时序。人事,人世间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阳生:阳气初生,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而新的一线阳气刚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首联交代时间,一个“催”字奠定了全诗愁闷的基调;颔联写人的活动,颈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让人感到天气渐暖,春天将近的一丝喜悦,尾联转而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处异乡而不免悲从中来,于是邀儿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诗选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此诗开篇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二句是总起,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诗题紧扣,同时给人以紧迫感:时间飞逝,转眼又是冬去春来。中间四句是分承,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和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或公元767年(次年),当时诗人漂泊在夔州(今四川奉节),逢冬至日,想到自己漂泊异乡,不禁感慨万千。

参考资料:完善

1、 郭春艳 编写·青少年必读国学经典·千家诗·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07月第1版
2、 (唐)杜甫 著;谢思炜 校注·杜甫集校注(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简析

  《小至》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交代时间,一个“催”字奠定了全诗愁闷的基调;颔联写人的活动;颈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让人感到天气渐暖、春天将近的一丝喜悦;尾联转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处异乡而不免悲从中来,于是邀儿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诗选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273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雨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所思

卢仝 卢仝〔唐代〕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